地府探案坏妖骗钱 第136章(2 / 3)
非笑,“大人啊,有很多秘密。”
&esp;&esp;酆都大帝百年前写的一本《劝善戒恶录》中,记载了一个小故事。
&esp;&esp;这个故事,与酆都大帝平日所写的自夸之言,完全不一样。
&esp;&esp;“那本书啊,我听城隍提过一句。”孟厌摇头晃脑,说起城隍之言,“《劝善戒恶录》此书,大人文思泉涌,区区只写了三日。书中所记之故事,全是大人平生所历的真人真事。”
&esp;&esp;话锋一转,孟厌干咳两声,假意抚须大笑,“当然啦,大人整日不是在天庭就是在地府。这些故事,都是假的~”
&esp;&esp;姜杌被她的一举一动逗笑,“确实都是假的,但有一个故事是真的。”
&esp;&esp;“哪个故事?”
&esp;&esp;“鬼差除恶的故事。”
&esp;&esp;孟厌依稀记得这个不大精彩的故事。
&esp;&esp;说的是一个鬼差,在追查一件人间自尽案时,发现凶手实为恶魂。若放任他继续留在人间,迟早会有更多人死于他之手。
&esp;&esp;为了避免更多无辜者死于非命,心怀大义的鬼差,在一日深夜,强行拘走凶手的魂魄。
&esp;&esp;这个故事有头无尾,书上只写到鬼差拘走恶魂,便不了了之。
&esp;&esp;孟厌惦记鬼差的结局,托城隍旁敲侧击打听过,“城隍说,大人编故事骗人呢,让我们别惦记。”
&esp;&esp;地府近在眼前,姜杌回身,怔怔盯着孟厌,“你有没有想过,这个心怀大义的鬼差是谁?”
&esp;&esp;全地府,敢厚颜无耻自夸是心怀大义的同僚,唯有一人。
&esp;&esp;孟厌大惊失色,“大人?”
&esp;&esp;姜杌点点头,算是默认,“你若看过大人的所有书,便会发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。他若是写到自己,一定会在前面加上‘心怀大义’四字。”
&esp;&esp;一本不起眼的书,一个不起眼的故事。
&esp;&esp;因着加在鬼差前面的四个字,让姜杌察觉到:这个鬼差,或许便是酆都大帝。
&esp;&esp;判官司的衙门中,堆着不少卷宗。
&esp;&esp;他塞了一锭银子给看门的判官,从堆积如山的卷宗中,找到上百个明确写着“恶魂”二字的凡人。
&esp;&esp;之后,他趁着和孟厌去人间看戏的机会,顺藤摸瓜找到其中的二十人。
&esp;&esp;无一例外,这些人已全部死去。
&esp;&esp;月浮玉上任的前几日,察查司发现一个恶魂。
&esp;&esp;因临近别岁宴,全地府上下大多得过且过。孟厌忙着偷懒和打听年底的奖赏,一天到晚不见人。他便偷偷溜去人间,跟踪那个所谓“恶魂”的凡人。
&esp;&esp;别岁宴前一日的午后,他在城外树林亲眼看见那个凡人被雷劈中。
&esp;&esp;大冬日,天降惊雷,劈死一个凡人,他深觉诡异至极。
&esp;&esp;谁知,片刻后,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。
&esp;&esp;凡人的魂魄突然出现在林中,跟在一个人身后,自此消失无踪。
&esp;&esp;姜杌认得那个人,是酆都大帝的一个手下。
&esp;&esp;回地府后,他在奈何桥假装种花看了几日,也未看见那个凡人的魂魄过桥渡河。
&esp;&esp;故事讲到此处,孟厌挠挠头,“天庭有令,神仙不得干涉凡人生死。若照你所言,大人为了救无辜者,擅自拘走恶魂。此乃触犯天条的大罪,天庭难道毫不知情?”
&esp;&esp;姜杌抬头望向高耸的幽都山,“又或许‘神仙不得干涉凡人生死’,本就是假的。”
&esp;&esp;孟厌:“那生死簿呢?有阳寿未尽之人死去,难道鬼差们没有发觉?”
&esp;&esp;姜杌:“生死簿在大人手上,他拿笔一改之事。”
&esp;&esp;“也对。”
&esp;&esp;孟厌恍然大悟,地府与天庭这万年来,一直在干涉凡人生死,“那那那,被大人拘走的恶魂去了何处?”
&esp;&esp;“在地狱受刑。”
&esp;&esp;“我听阿旁说,你从前随我去查案,也私吞过几个恶魂。
&esp;&esp;“他们也在地狱受刑。”
&esp;&esp;孟厌顿感迷惑,“如此说来,你除了擅入地府,并未做错其他事。那为何大人一开始,非说十万恶魂被你偷了?”
&esp;&esp;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