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二百六十八章 短板(2 / 3)

加入书签

便是大多数的皇子也是在国子学进修。

&esp;&esp;李鸿儒摸着国子学令。

&esp;&esp;他想进太学修行,更无需说是国子学。

&esp;&esp;太学中只是听得数次课,他决定此番好好静静心修行,将自己在儒家浩然正气上的劣势补回来。

&esp;&esp;他往昔嫌弃各种能力不足,空有一身儒家浩然正气。

&esp;&esp;但在此时,李鸿儒敏锐觉察到了自己最大的短板就是这身正气。

&esp;&esp;被气血之力和妖力吊打,儒家浩然正气已经明显出现了不足。

&esp;&esp;“大人,到东市的李氏布店了!”

&esp;&esp;赶马车的卫士敲了敲马车窗,顿时让李鸿儒回神过来。

&esp;&esp;他道了谢,这才跨步出了马车。

&esp;&esp;此时李家也是灯火点亮,大门迟迟没有关。

&esp;&esp;李保国和客氏、李旦都在做等待。

&esp;&esp;见得李鸿儒安然回来,诸人才放下心。

&esp;&esp;李鸿儒领赏的时间有点过久,这让李保国等人一度以为他在皇宫中出了什么意外。

&esp;&esp;“皇宫的钱果然不好拿!”

&esp;&esp;李保国接过赏赐的一百两黄金时,嘴里嘟囔了一句。

&esp;&esp;被兄弟两人携带的财物刺激过一晚,他如今倒是镇定了不少,手指微微颤抖时还能抱怨一句。

&esp;&esp;“这令牌才是大头啊!”

&esp;&esp;见识不断增长,李旦目光没有沉迷于财物中,见得李鸿儒手中那枚五爪金龙令牌,他隐隐猜测到了什么。

&esp;&esp;在并州之时,便离不开令牌的支持。

&esp;&esp;只有拥有了令牌,才能找到各位大人,也能迅速办成事。

&esp;&esp;李旦见过了令牌的太多好处。

&esp;&esp;“这是国子学令,咱们搬到那边的新宅子,去学习倒是方便了一些!”

&esp;&esp;“什么上学,你在太学不是上的好……国子学?”

&esp;&esp;李保国念叨叨一句,数秒后才反应过来。

&esp;&esp;“咱们办酒吗?”

&esp;&esp;李保国捂着胸口,隔了好一会,他才吐了一句,而后又加了一句补充。

&esp;&esp;“我不收一个铜板的礼金!”

&esp;&esp;李家已经发达到他从未想过的地步。

&esp;&esp;李保国脑子中也没往昔借助酒席捞点礼金的想法。

&esp;&esp;他此时只想召集一下往昔一群老哥们,分享一下这种喜悦。

&esp;&esp;四门馆是东市少有人进入的地方,太学只是出了几例,而国子学没出过。

&esp;&esp;那不是平民该想象的地方。

&esp;&esp;李保国只觉脑袋有些晕乎乎。

&esp;&esp;若是被这种喜讯持续刺激下去,他觉得自己可能活不长久。

&esp;&esp;这甚至让他莫名其妙想到了含笑九泉这种词。

&esp;&esp;“可以在家小宴,不能铺张,免得遭人非议!”

&esp;&esp;李鸿儒想了想,随即也按太上皇的意思做了要求。

&esp;&esp;何况老师王福畴还关禁闭,宴席需慎重。

&esp;&esp;但李保国叫几个邻居老哥们一起聚聚没问题。

&esp;&esp;再不让李保国发泄发泄,李鸿儒觉得李保国会持续亢奋下去,幸福到日日失眠。

&esp;&esp;富贵和殊荣加身,一些失态不可避免。

&esp;&esp;只有适应常态习惯常态,才能感受平常。

&esp;&esp;李鸿儒觉得这和初次穿耻裤没区别。

&esp;&esp;最初的舒坦和幸福,随着时间的变化,最终会习以为常。

&esp;&esp;再说了,太上皇都失态到弹起了心爱的小琵琶,他们这些人瞎搞搞也是正常。

&esp;&esp;再如何说,大家都是人,有着七情六欲。

&esp;&esp;若不是一些事情压在心头,身体又有修炼短板需要拯救,李鸿儒觉得自己也会没心没肺的欢喜一场。

&esp;&esp;毕竟。

&esp;&esp;国子学。

&esp;&esp;大唐第一学府。

&esp;&esp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